
2017臺灣文博會圓滿落幕 23萬人在文化裡爆炸
由文化部主辦、北市府合辦、交通部及桃市府協辦的2017臺灣文博會於23日圓滿落幕,5天展期共吸引超過23萬人次「在文化裡爆炸」,儘管碰上鋒面來襲仍不減參觀民眾熱情,三大展區都湧現大量排隊人潮,觀展人數再創新高,展出內容亦獲得各界好評。
議題策展 啟動文博會轉型
本次文博會以深度議題式策展啟動轉型,用文化力讓文創產業更有魅力。文化部長鄭麗君巡迴三展區親自為文創業者加油打氣,駐臺使節、國際買家、政府首長、立委,以及文化人、音樂人、設計師等都踴躍參觀,共同點燃文化爆炸的引信。今年更首次以直播方式接觸年輕世代,文博大使黃子佼於開幕當天用臉書直播帶逛展場亮點,6個場次的文創趨勢國際論壇也全程臉書直播,除現場累計破千人參與,更在網路上吸引超過9萬人次觀看,即時傳遞文化爆炸能量!
展會共徵集國內外25國共644個參展單位,展出內容涵蓋工藝、設計及授權3大主軸,以「我們在文化裡爆炸」主題策展方式貫穿展場;會外則串聯全臺379家串聯好店,與地方縣市推薦店家及文化部藝文館所推出獨家散步路線等文化活動,共同呈現臺灣文創產業的多元面貌,打造別具特色的文化觀光體驗,讓參展人和觀展者都能感受到文博會的轉變與用心。
今年多項創新 引爆參觀人潮
除此之外,今年文博會還有許多創新:年度主題館邀請多達40位參展人共同策劃,強調文化議題的探索與對話;華山展區首次規劃工藝現場,由臺灣鶯歌及日本高岡、燕三條的職人帶領民眾實際動手製作工藝品,同時於地方特色館廣邀工藝大師現場展演竹編、製鼓、歌仔戲妝髮等傳統技藝;非洲友邦布吉納法索首次參展,以「享藝非非」為策展主題,帶來令國人驚豔的西非再生工藝。松山展區則首次企劃材質應用展,聯合臺日兩地材料廠商展出稻殼、藺草、蜂巢紙等多元素材,打開文創業者的材質想像;洞見新勢力展則呈現32家文化部輔導有成之傳統產業,如神桌、文具、樂器等業者,翻轉原有形象再出發。爭艷館展區則持續朝亞洲角色原創基地邁進,展期間引爆粉絲經濟,每天都有粉絲大排長龍為了與原創者見面,文化部長鄭麗君也忍不住少女心,和現場多隻可愛的吉祥物趣味互動合影;Talent100專區邀請多達30位來自歐亞美的圖像創作者,其中有不少來自東南亞國家,強化臺灣與國際的交流連結。
國際交易平臺 當文創業者後盾
除了強化文化議題深度,文博會亦持續經營文創採購交易平臺,今年吸引超過200位國際買家和1,100位以上國內買家到場,共促成超過800場洽商媒合,活動產值及後續採購訂單效益預估可超過新臺幣5億元。國際買家來自15個國家和地區,通路包括泰國兩大百貨集團Siam及The Mall Group、泰國知名選品店Room International和Another Story、法國Smallable時尚居家購物網站Smallable、德國兒童家具KidsWoodLove、日本阪急百貨和高島屋、結合生活藝術的香港購物中心K11,授權類國際買家則有經營中國大陸線上影視的鑫岳影業、馬來西亞連鎖服飾YFSCorp、日本三麗鷗遠東公司等。
部長與策展人對談 期許文化爆炸能量持續擴散
針對2017文博會有別於以往突破性的策展方式,文化部長鄭麗君認為臺灣文化的DNA一向有非常想要創造新事物的能量,而文博會不只是一個商業展覽,而是一個文化行動,使用本土精神起源的記憶與多樣元素交會變化。擔任主題館策展人的格式設計展策總監王耀邦則強調文化爆炸非常有衝擊性,能將文化餘燼擴散到各個地方,也希望經由臺灣原本就有的生活型態產生更多不同的價值。兩人於對談中表示,期望透過這次文博會描繪出更清楚的文化輪廓、視野跟底蘊,讓民間跟公部門能夠相扣連結。
臺灣文博會邁入第7屆,以展覽、論壇、活動、串聯好店等方式,成功彰顯地方特色、翻轉產業價值、展現年輕世代創意、反思適切設計、促進國際交流觀摩。雖然文博會主展已結束,目前仍有串聯好店活動持續進行至4月底,只要搜尋下載「臺灣文博會」APP並至全臺379家好店打卡集點,就有機會抽中文創好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