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論壇以六大議題作為主軸,引導華人生活趨勢風向球。第一日透過大方向現今的「文創趨勢」出發,延伸至「創意設計」探討,接著討論當今的熱門文化「實驗場域」,文創實驗場域除了空間的運用,還有甚麼新的可能? 發現一些國外的範例與經營,共思未來的可能。第二日從「風格工藝」談起,到現在最夯的「授權經濟」以及「數位文創」,一次網羅各種趨勢。每場都會有一小型的綜合座談,引導當代創新思維,使聽眾更加了解目前最新的發展趨勢與設計脈動,開啟臺灣文創業者全新思維,共同探索華人優質生活的多元面貌與可能。
活動時間
106年4月20日 — 21日 10:00 ~ 17:10
活動地點
華山1914文創園區 Legacy
活動議程
4月20日(星期四)
場次 |
時間 |
議題 |
第一場【文創趨勢】
文創透過不同形式表態與激盪,共譜出什麼樣的趨勢與新的可能
|
0930-1000 |
報到 |
1000-1005 |
開幕致詞 |
1005-1045 |
台灣的新文化革命:青年世代、獨立文化與在地實踐
張鐵志 l 文化評論家、中華文化總會副秘書長 |
1045-1125 |
策一個世代,譜一種文化
王耀邦 l 格式設計展策總監、2017台灣文博會主題館策展人 |
1125-1200 |
綜合座談會 |
休息時間/報到 |
第二場【創意設計】
看新世代設計如何把玩、如何跨界、如何更融入生活與社會 |
1300-1340 |
泰國設計的設計風格、品牌及藝術創新
Tnop Wangsillapakun l 泰國TNOP DESIGN 設計總監 |
1340-1420 |
型隨在地
吳孝儒 l 吳氏設計創辦人及點點善設計總監 |
1420-1500 |
綜合座談會 |
休息時間/報到 |
第三場【實驗場域】
空間新玩法,場域新流動、體感新價值、多種可能下的實驗場域 |
1510-1550
|
赫爾辛基文化工場之創新營運、困境與未來發展
Marianne Mäkelä l 赫爾辛基文化工場營運長 |
1550-1630
|
創新學習型城市
鄧英志 l 德國柏林大學建築系永續城市發展與設計研究室
副教授、德國社會國際合作機構GIZ顧問 |
1630-1710 |
綜合座談會 |
4月21日 (星期五)
場次 |
時間 |
議題 |
第四場【風格工藝】
工藝從傳統中蛻變的價值,歷久不衰卻又融入生活,形成一種精神文化
*本場次僅提供中日翻譯 |
0930-1000 |
報到 |
1000-1030 |
日本傳統工藝的活化再生: 以燕三條工場祭典等為例
山田遊 l 日本method inc.負責人
|
1030-1100 |
台灣傳統工藝產業再進化:以三重黑色聚落為例
徐景亭 l 東海醫院設計工作室創辦人、2017台灣文博會主題館分區策展人
|
1100-1200 |
綜合座談會 |
休息時間/報到 |
第五場【授權經濟】
談全球市場中亞洲及台灣在授權經濟與產業發展的定位與趨勢,IP如何強化品牌價值並觸及目標消費者
|
1300-1340 |
品牌授權的商運策略
Susan Huang l 協亞創意(香港)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
1340-1420 |
台灣之於全球授權市場的定位與展望
張若瑩 l 影響行銷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
1420-1500 |
綜合座談會 |
休息時間/報到 |
第六場【數位文創】
數位媒體爆炸時代,文創與商業如何結合,又如何能讓產品及文化加值,尋找文創裡的新可能 |
1510-1550 |
AR文創設計與O2O互動新媒體之應用趨勢
白璧珍 l 宇萌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
|
1550-1630 |
從娛樂產業看數位文創
崔震東 l 台灣虛擬及擴增實境產業協會理事長 、「樓下的房客」導演
|
1630-1710 |
綜合座談會 |
活動報名
